国际分会场
2018年10月21日,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在会、展、赛、服各方面进入新高潮。19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在绵绵细雨中的南昌工程学院校园拉开帷幕。
第19分会场——国际分会场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南昌工程学院、水利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国际分会场兼具开放、高端、创新特色,来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南昌工程学院、中国水利学会青托人才代表等国内专家以及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印尼等国外水利专家学者共60余人,共同就水资源、水生态、绿色发展等国际水科学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国际分会场观众席照片
国际分会场主持人: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 莫明浩
国际分会场主持人: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 刘咏峰
上午的分会场报告分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每位专家报告之后都会与现场代表和观众交流探讨。主旨报告共邀请了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执行长克里斯托佛·乔治(Christopher George)、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陈求稳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水与环境系统高级决策支持中心主任伊迪丝·扎格纳(Edith Zagona)和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尼·瑞泽普(Ghani Razaqpur)四位专家分别围绕全球水领域共同体、长江上游鱼类保护、河流水库系统管理决策支持及绿色工程作报告。之后,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尼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分别立足于当地特色,围绕鄱阳湖水环境、济州岛气候变化、湖水质量等作了专题报告。专家的报告精彩纷呈,与会代表、观众也在每位专家报告之后与专家交流探讨,在互动中碰撞学术的火花,上午的报告在专家与代表的热烈交流中暂告一段落。
IAHR执行长克里斯托佛•乔治(Christopher George)作主旨报告
题目:全球水共同体-工程师与科学家的角色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求稳作主旨报告
题目:长江上游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鱼类保护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水与环境系统高级决策支持中心主任伊迪丝•扎格纳(Edith Zagona)作主旨报告
题目:多目标河流与水库系统管理决策支持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Ghani Razaqpur(加尼•瑞泽普)作主旨报告
题目:绿色工程-未来的工程
南昌工程学院陈宇炜教授作报告
题目: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十年的水环境演变
南开大学博士生陈晗作报告
题目:基于MODIS影像的蒸散量增强双源梯形模型
韩国延世大学副教授金妍珠(Yeonjoo Kim)作报告
题目:基于生态系统人口模型分析济州岛气候变化的生态水文影响
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副教授加藤亮(Tasuku Kato)作报告
题目:水田循环灌溉制度下的湖泊水质保护
加纳巴德拉大学讲师苏瓦坦提•那约诺(Suwartanti Nayono)作报告
题目:印度尼西亚塞武贡喀斯特地区卫生体系评价
下午,来自韩国庆北国立大学、清华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分别围绕土壤侵蚀、洞穴鱼类特性和水库泥沙淤积等专题继续为在座专家代表和观众奉上新一轮的报告盛宴。
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副教授李基和(Giha Lee)作报告
题目:基于物理学的土壤侵蚀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清华大学副教授、学会青托人才代表徐梦珍作报告
题目:中国洞穴鱼类的水动力特性和感官能力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会青托人才代表
王远见作报告 题目:水库泥沙淤积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国际分会场云集了国内外十多位专家大咖,为与会代表和慕名而来的听众献上了异彩纷呈的12篇报告。学术思想的碰撞高潮迭起,在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不同国家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争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充分彰显了中国水利学会的民间主渠道作用。
国际分会场专家与听众合影(注:图片来自南昌工程学院学生记者张妙)
显示全部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