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发展战略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70年高层论坛

  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流域发展战略分论坛在郑州举行

  10月20日,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在郑州正式成立,中国水利学会2020学术年会流域发展战略分论坛同日举行。

  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胡四一、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岳中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水利学会秘书长汤鑫华宣布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道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黄科院副院长江恩慧代表专委会作表态发言;会议由黄委总工程师李文学主持。 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水利学会依托黄科院,并联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松辽委、海委、淮委、长江科学院、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成立的,是黄科院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

   

   

   

  本次论坛邀请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分别从水循环、人地协调、生态经济、空间规划、人类活动等视角出发,就流域发展战略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是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浩在北京利用视频直播形式,作题为《水循环视角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键问题》报告,从黄河水沙矛盾及其演变、水生态问题与应对、新时期治黄战略3个方面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系统论述。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李小建是经济地理专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项目评委。他的报告题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人地协调视角分析》,从多个角度道出了人地矛盾要用人文要素流动来解决的核心论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金凤君,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在报告《黄河流域协调发展推进策略》中,从战略高度贡献了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周建中教授作题为《长江上游水库群防洪兴利适应性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报告;武汉大学原副校长谈广鸣教授作题为《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黄河输沙量变化的关系》的报告;黄委刘晓燕副总工作题为《黄河水沙情势与对策建议》的报告;北京大学汪芳教授作题为《黄河流域空间规划视角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报告;分别从长江上游水库群防洪兴利适应性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输沙量变化、黄河水沙情势与对策建议、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保护更新等方面作了精彩论述;郑州大学吴泽宁教授作题为《生态经济价值驱动的黄河流域初始水权优化调整初探》的报告;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的宁堆虎教高作题为《区域水土保持阈值研究》的报告;南开大学黄津辉教授作题为《浅谈流域生态及水循环模型模拟的挑战及发展》的报告;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芳教授作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报告;西安理工大学潘保柱教授作题为《人类活动作用下黄河水质时空格局及其污染来源探讨》的报告;黄科院泥沙所所长赵连军教高作题为《近期黄河水沙调度实践效果剖析》的报告;黄科院水保所所长肖培靑教高作题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与防治布局》的报告,亦从流域生态和经济社会大系统的全视角发声,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为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良策。

   

  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良好起点,在中国水利学会的指导下,全面履行职能职责,积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充分依托跨行业、跨部门联合,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顶层设计,打造全学科、全链条的河流智库。

  本次论坛是在中国水利学会统一安排部署下,采用现场会议、视频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召开,通过现场、视频参加会议的科技工作者达900余人次,专家报告十分精彩、与会人员交流研讨热烈,论坛取得预期成效。

0
2020-10-22

会议议程

历届回顾

显示全部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