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技成果评价信息公示

各有关单位和人员:

  近期,中国水利学会拟对“分散式生活污水智能高效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组织成果评价。

  根据相关要求,现对成果名称、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0年4月28日-5月7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对项目信息提出异议。异议意见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单位异议要加盖公章,个人异议要署真实姓名。异议意见请寄送中国水利学会学术交流与科普部。

  联系人:颜文珠

  电话:010-63203260   010-63202154(fax)

  通讯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6号,中国水利学会

  邮编:100053

  附件:“分散式生活污水智能高效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关项目信息

  中国水利学会

  2020年4月28日


  附件:

  成果名称:分散式生活污水智能高效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技术

职称

文化程度(学位)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王黎明

/

大专

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研发创始及全面主持;主持分散式生活污水智能高效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难点攻关;提出固定床污水处理技术创新思路;总体把控固定床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自调节精准控温系统、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的系统开发思路及创新内容。

2

黄帆

工程师

博士

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开发总体设计及技术集成总体把控;提出分散式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技术创新思路;组织并参与开发高效脱氮除磷关键技术和固定床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研究;组织及参与分散式生活污水智能高效处理系统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设计和技术产品优化改进。

3

彭文启

正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项目创新内容总体把控;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难题,参与分散式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总体思路;参与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研究。

4

李海利

工程师

硕士

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高效能、低能耗、长寿命的固定床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参与分散式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能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多模式、自适应、一体化处理设备自调节精准控温系统技术研究;参与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研究。

5

赵进勇

正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与能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多模式、自适应、一体化处理设备自调节精准控温系统技术研究;参与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研究。

6

王晛

/

硕士

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

参与能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多模式、自适应、一体化处理设备自调节精准控温系统技术研究;开展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参数监控系统。

7

付意成

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与能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多模式、自适应、一体化处理设备自调节精准控温系统技术研究;开展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应用。

8

张洁

高级工程师

本科

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技术研究;参与分散式生活污水智能高效处理系统应用设计、产品优化

9

崔晓宇

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与分散式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研究;参与高效能、低能耗、长寿命的固定床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研究。

10

董飞

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与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体系研究;参与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技术研究。

11

王定诚

工程师

本科

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能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多模式、自适应、一体化处理设备自调节精准控温系统技术研究;参与产品试验台测试;参与技术产品应用。

12

丁洋

工程师

硕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开展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小流域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布局方法应用。

13

张泽发

一级建造师

专科

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

参与技术产品试制加工、现场应用、优化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