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水利学会拟对成果“黄河砒砂岩区多动力复合侵蚀机制与离解模拟技术”组织评价。
根据相关要求,现对成果名称、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2年6月2日-6月9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提出异议。异议意见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单位异议的意见要加盖公章,并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个人异议的意见要署真实姓名,并附个人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异议意见请寄送中国水利学会学术交流与科普部。
联系人:颜文珠
电话:010-63203260 010-63202154(fax)
通讯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6号,中国水利学会
邮编:100053
附件:“黄河砒砂岩区多动力复合侵蚀机制与离解模拟技术”相关成果信息
中国水利学会
2022年6月2日
附件:
成果名称:黄河砒砂岩区多动力复合侵蚀机制与离解模拟技术
完成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技术 职称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
1 |
肖培青 |
教授级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全面主持研究工作,提出研究思路,研发复合侵蚀实体模型控制试验技术 |
2 |
张 攀 |
教授级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发复合侵蚀原位拆解试验技术,辨识复合侵蚀交互关系及叠加效应 |
3 |
付金霞 |
副教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辨识野外坡面侵蚀-沉积空间格局,分离水力、风力、冻融等动力因子的贡献率 |
4 |
姚文艺 |
教授级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复合侵蚀实体模拟技术及试验方法推广应用 |
5 |
王志慧 |
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砒砂岩区地貌、植被遥感解译与时空分异规律。 |
6 |
杨春霞 |
教授级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揭示复合侵蚀发生发展过程与临界 |
7 |
孔祥兵 |
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水力、风力、冻融复合侵蚀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8 |
杨吉山 |
教授级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砒砂岩区的水文环境分析 |
9 |
申震洲 |
教授级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复合侵蚀实体模拟技术及试验方法推广应用 |
10 |
孙维营 |
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砒砂岩区复合侵蚀评价 |
11 |
焦鹏 |
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多动力条件下流域水沙过程分析 |
12 |
张璐 |
副教授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砒砂岩区植被—地形耦合规律研究 |
13 |
崔乐 |
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
水力、风力、冻融年内分布特征 |
14 |
李平 |
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
砒砂岩坡面、沟道产流产沙特征 |
15 |
孙彭成 |
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复合侵蚀主导因子辨识 |
16 |
李霁航 |
助理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植被覆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17 |
刘杨 |
助理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提取不同侵蚀类型区植被覆盖特征 |
18 |
董飞飞 |
高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三维激光地形扫描数据处理 |
19 |
郭凯 |
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砒砂岩区植被、土地利用遥感解译 |
20 |
赵春敬 |
助理工程师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土壤水分、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