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水利50多年的投资:每亩不足两元

0
2003-06-17 13:20
由于历史欠账多,目前我国牧区水利开发十分滞后,水利部牧区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陈渠昌等专家建议提速牧区水利开发,使其在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介绍,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来,国家和地方对牧区可利用草原的水利投入平均每亩不足两元。牧区水利工作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工程建设滞后,技术服务差,管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内蒙古多年来致力于探索牧区水利开发,但全区饲草料基地灌溉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3%,远远达不到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新疆拥有牧草灌溉面积703万亩,仅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青海省目前牧区灌溉草场仅占可利用草场的2.2%,发展缓慢的草原灌溉未能有效解决牲畜越冬补饲问题。

超载过牧是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但长期以来牧区水利严重滞后也加剧了草原生态“赤字”的扩大。由于我国大部分牧区处于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少量的人工灌溉饲草料基地对缓解尖锐的畜草矛盾只能是“杯水车薪”。根据水利部牧区水利研究所有关实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分牧区的天然降水远不能满足草原自然耗水需求,长期处于干旱状态。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加上冬春季节大风频繁发生,只长着稀疏低矮草的地表极易发生风蚀沙化。

此外,过去由于长期“以粮为纲”,不少原为牧业开发的水源被农业灌溉所“挤占”,加之牧区水利开发重点是解决牧区人畜饮水和无水、缺水草场的供水问题,而未能把开发重点放在人工灌溉饲草料基地的开发。新疆水利厅的崔嘉进说,过去几十年牧区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草场打井、铺设管道、修建水池等方面,目的主要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今后牧区水利建设的目标应是解决大面积人工饲草料的灌溉问题。

为更好地科学合理发展牧区水利,目前水利部正在着手编制全国牧区水利规划。据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的负责人介绍,规划的范围为全国牧区的纯牧区,涉及全国14个牧业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约为426万平方公里,规划的重点为我国五大牧区。将水利措施和林业、畜牧业措施相结合,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是新时期牧区水利工作的基本思路,牧区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