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环境的对话

2002-11-14 08:23
记者:我国是一个以内陆为主的国家,遍布全国的河川湖泊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在我国,水的污染已经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研究污水的处理,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现在能有一个安全的水环境,也是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安全的水环境。从这个角度讲,实验室的工作任重道远。

杨敏:实验室是由我国水质科学的先驱―――汤洪霄院士1989年创建的,是国内最大的专门从事水质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也是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的一个构成部分。实验室自创建以来,一直围绕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的重大需求以及国际上环境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开展大量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并逐步确立了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10多年来,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流域的污染调查和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不仅揭示了某些水质污染状况和水质转化规律,更为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记者:现在,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很重视,但一般人对水质的概念是无色无味,水质科学家追求的饮用水质是什么呢?

杨敏:你说的这种水概念是清水,水质科学家追求的是洁水,是一种不含对人和生物有害物质的水。洁水这一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起初,人们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理化指标,如色度、总有机物浓度、有害金属浓度、酸碱度等来表达水质。渐渐地科学家发现,建立在现代化工业和农业基础上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复杂了。农业生产用的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工业生产以化学品为原料生产出的无数的人工化学制品;甚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都通过不同的途径被水体接纳,最终又以水为媒介,对水生生物甚至人体产生影响。其中有些物质即使很微量(比如说,1吨水里有1毫克),长期接触也能对人体和生物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导致癌症,或通过干扰人体内的荷尔蒙,影响人类的生殖平衡。实验室不仅研究上述过程机理,还试图找出对付微量有害化学物质的有效方法。

记者:做为国家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为国家进行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持,选题着重于国际先进而在我国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的高效技术。

杨敏:由实验室组织的江西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是一个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非常强的课题。实验室与德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系统地揭示了乐安江―鄱阳湖水系生态系统污染现状、原因、后果和控制对策,明确指出重金属污染已经对鄱阳湖构成了威胁、并对该地区的环境管理控制提出了战略建议。

实验室通过对巢湖地区的长期跟踪考察和实验研究,发现多水塘系统(我国南方传统的农业灌溉系统)对于截留农业污染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成果得到了国家环保局的高度评价,并被安徽省作为巢湖生态保护的首条措施加以采纳。

“八五”攻关项目中,实验室参加了我国农村地区大量流行的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自由基因病说,指出了水中腐殖质在大骨节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防治方案。

实验室在国内第一个开展了世界上刚刚起步的、有关沉积物与水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关论文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记者:现代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沿用了上百年的传统污水和饮用水处理技术捉襟见肘,新时代急切呼唤着新的水质净化技术?

杨敏:实验室建立初期就重视对水质净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国际上的制备稳定化聚合氯化铁的难题,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聚合氯化铁的工业化生产。在有关无机混凝剂的制备以及湿凝理论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而又深入的工作,不仅在研究水平上一直保持与国际前沿同步的地位,对促进我国无机混凝剂的产业化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常规的饮用水净化技术无法有效地去除水源中的藻类、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实验室开展了许多独创性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铁氧化剂进行灭藻的概念,并正在深圳水厂实施中试研究,初步建立了包括高铁制备和灭藻在内的方法。在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方面,实验室首创了利用微电解和生物的联合反应的微电解-反消化工艺。为了解决困扰我国数千万高氟地区人民和数百万高砷地区人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实验室组织了高效吸附剂的研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项工作在国内外有关单位的合作下正在朝着实用的方向顺利迈进。

实验室在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上选择了较高的起点,挖掘自然界大量存在而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酵母菌等真菌类微生物资源的环境净化能力,在处理高含油废水、味精废水、染料废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记者:是什么因素使实验室保持着勃勃的朝气?

杨敏:实验室100多名研究人员中只有固定人员28名,流动人员中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客座人员,构成了研究室的勃勃朝气。实验室每年都向社会输送一批经过严格的科研熏陶的博士后、博士、硕士,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着我国的环保事业奉献着聪明才智。实验室一直把合作培养硕、博研究生作为同国内外学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一个重要事项,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国际化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实验室还是一个活跃的技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载体,从1999年开始,每年主办一次环境保护高级研讨班,邀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官员对来自全国各地基层环保部门的骨干进行短期培训。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实验室是一个高级环境保护人才的摇篮。

杨敏:是的。

记者: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实验室;一个节奏快、效率高的实验室;一个起点高、硕果累累的实验室;一个完全开放、走在国际化前沿的实验室。我想,看过这篇对话,大家会与我有同感的。杨敏:我为我的事业和同事深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