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参加中国科协2005年减灾会

2005-03-04 14:15

    中国科协2005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于3月1~3日在京召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到会并讲话。我会专家赵春明教授在大会上做了《2004年水旱灾害与2005年工作建议》的报告。

 

    赵春明在报告中指出,“从总体上看,2004年是水旱灾害较轻的一年。全国大江大河水势比较平稳,但一些中小河流发生了特大洪水,部分地区山洪、泥石流和滑坡频繁。同时,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冬春连旱和秋冬连旱,东北地区西部发生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春旱,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他对2005年防汛抗旱工作提出六条建议:①北方有可能进入丰水期,要有兼顾防汛和洪水资源利用的预案;②在治理中小河流过程中,各地要掌握适当的防洪标准;③研究适应洪涝灾害的具体措施;④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⑤切实加强城市抗旱工作;⑥进一步推动生态抗旱工作。

 

    我会推荐的专家程晓陶教授在气水圈的分组讨论中发言,他报告的题目是《防洪减灾科技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他对防洪减灾领域的焦点、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基本国情出发,深入探讨了新时期的治水方略,他从6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的整体思路:①建设防洪减灾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全社会对安全保障的基本需求;②健全与风险管理相适宜的洪水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③重视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④加强重大洪水灾害的应急管理;⑤减轻山洪、风暴潮灾害的人员伤亡;⑥城市水利发展中的治水新问题。

    中国科协减灾会是1998年起举办的,迄今已举办8次。由涉及洪涝旱、沙尘暴、风暴潮、赤潮、海啸、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火等10个灾种的18家全国性学会推荐专家参会,回顾总结各灾种上年情况,分析预测当年趋势,并提出减灾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