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9~20日,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查讨论2007年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结论。2007年,共计对全国18所高校的9个工科专业进行了认证试点,全部通过认证,有效期均为3年。河海大学与武汉大学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水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已正式启动。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使工程教育首先能够达到国际互认,是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第一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加入WTO后我国工程与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
建立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确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流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企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产业、企业界提供合格的工程师,从而使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公平地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满足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现实要求并获得公平待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2006年我国初步确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8个学校进行了认证试点。2007年新增了水利类、环境类、交通运输类、轻工与食品类、地矿类等5个专业认证试点,并在18所高校开展了认证试点。2008年又新增了安全工程专业,拟在18所高校进一步开展10个专业的认证试点。
2007年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的安排,水利也成立了水利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成员来自由教育系统推荐的教育专家5名和中国水利学会推荐的行业工程专家5名共同组成。2007年9月专家在北京统一进行了培训,10月和11月分别对武汉大学和河海大学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进行了进校考查,12月14日水利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召开会议通过了这两个学校的工程教育认证,建议认证有效期均为3年。
根据水利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的安排,2008年5月和6月将分别对四川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进行进校考查与认证。(中国水利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