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会推荐的清华大学王进廷教授获此殊荣

2013-12-17 10:35

2013年12月16日上午,中国科协会员日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中国科协副主席、常委、荣誉委员,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著名科学家代表以及中组部、科技部、人社部、解放军总政干部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八大”代表、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会员代表、解放军科技工作者代表、在京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中国科协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同志等共7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主持。

大会宣读了中国科协致参加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的贺信。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致辞

会上,申维辰首先代表中国科协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他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颁发“中国青年科技奖”是会员日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中国科协推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他强调,科学技术是决定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科学家的科技人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扎实工作、多出创新成果,服务社会、传播科学精神。他表示,科协组织要努力为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

大会授予马鑫等99名同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传峰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组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共同举办,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获奖者不超过100人。该奖项是1987年由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设立的,截至目前共颁发了13届,1297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1个集体获奖。

颁奖仪式前,全国学会和基层科协组织的3名科技工作者分别作了发言。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介绍了他在组织学会活动和推进学会改革中的经历和体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科协会员、总装一部部长张旗介绍了他在企业“讲理想 比贡献”活动中开展科研攻关的经验和做法,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刘洪定介绍了他开展农技推广和创办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的做法和体会。

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于12月12~18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今年会员日的主题是“改进作风,服务基层”,全国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送温暖、办实事,邀请科技工作者参观科技文化场馆,播放、刊登中国科协会员日公益广告,张贴会员日海报,营造了会员日的浓郁氛围。会员日期间,中国科协联合有关部委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科技梦 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也是中国科协在会员日期间奉献给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

大会还颁发了由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设立并组织实施的“2013年度科技馆发展奖”,共有“辅导奖”和“展品奖”两类13个奖项获奖。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2013年11月29日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经推荐单位推荐和专家提名,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资格审查,公示有效候选人信息,并经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审批,共99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现将获奖者名单予以公布,定于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进行表彰。由水利部和我会推荐的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王进廷教授获此殊荣。

获奖者介绍:

王进廷,1973年出生,山西柳林人,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和1998年在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3年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至今;期间于2007.12-2009.1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访问。

近年来,主要从事高坝结构抗震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工程建设需求,在库水和库底淤砂层对高坝地震反应的影响、高坝非线性动力损伤开裂模拟、高坝非均匀地震动作用效应、结构振动台物理试验与有限元数值计算实时耦联等方面取得重要技术成果。先后参加了小湾、溪洛渡、二滩、白鹤滩、拉西瓦等多项国家重点水电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合著英文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2和3),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个人学术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