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鹗鼎

 人物简介

李鹗鼎,水力发电专家。长期在一线从事水电工程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亲自参加大江大河查勘和水电建设选点规划。在他主持审查的许多大中型水电站工作中,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重大设计、建造、改造技术难题,对许多大型水电站,包括长江三峡三斗坪坝址的最后选定,都起到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在他指导下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鲁布革等水电站顺利建成,成功地探索和取得水电建设改革的新经验。

李鹗鼎,191831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其父李寿先一生从事教育,曾在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国文、历史,闲时喜爱绘兰花、下围棋,写有反映其风格和做人原则的一首兰花诗:素心兰似素心人,品自清幽性自真,任有无穷风雨妒,愈从潇洒见精神。对子女从严要求,立有家训:立定脚跟做事,挺起脊骨为人。以上这些对李鹗鼎自幼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不怕艰苦锻炼、踏踏实实工作的坚强意志,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作为他的座右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鹗鼎在清华附属成志小学就读,以后随父亲回天津上中学,1936年考上清华大学土木系,1937七七事变后离开北京,到湖南长沙进入一所临时大学,1938年在长沙参加学校组织的步行团到云南昆明,走了68天,约1600公里,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40年毕业之后,开始他一生的水电生涯。先在昆明螳螂川修建水电站,由于日军侵略打到腾冲,被迫放弃电站建设。1946 年有机会赴欧洲,在英国中部RugbyE.E.C水轮机厂和伦敦Sir William Halerow 工程顾问公司实习,1949年学成回国。此后半个世纪,李鹗鼎以全部精力投入祖国的水电建设事业。走遍了全国山山水水,与青山为伴,以绿水为邻,把自己一生融入了祖国的水电建设事业之中,用他的话讲:要建设水电站就要勘察江河,规划选点,大量的资料就要靠双腿去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造就了我今天的活力1946年,在四川龙溪河上清渊硐修建水电站。后进行大江大河的水电能源查勘选点工作,1954—1973年先后参加了狮子滩、三门峡、刘家峡、盐锅峡、映秀湾、猫跳河等大中型水电建设,这些水电站他是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迫停止工作,到青铜峡五七干校劳动。1963年调水利电力部建设总局任副总工程师,1973年调水利电力部基建司任副司长、总工程师,1979年调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后机构改革,电力工业部被撤销,成立了水利电力部,他任总工程师,1988年又成立能源部,后又改为电力工业部,此后他已退休被任为部技术顾问,直到2001年病逝。

为水电建设的前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20世纪50年代初不畏艰险亲自进行了青海龙羊峡至河南三门峡的黄河上中游水电查勘与选点规划,曾先后三次沿河徒步踏勘,发挥献身事业的精神,以牛皮筏为舟钻入筏内,靠筏工伏身筏上,用四肢操纵,漂行于急滩湍流之中。他创建了我国的水电勘测队伍,这不仅促进了黄河的水电开发,而且推动了全国水电资源的普查规划选点工作。

2)在几十年中,对我国许多水电资源丰富的大江大河,如黄河上中游、长江干支流,以及红水河、澜沧江、黄泥河、闽江、新安江、瓯江、永定河、伊犁喀什河等重要河段,都亲自进行过查勘选点规划工作,为各河流水电梯级开发的选点、定点作出贡献。通过长期实践,对水电工程的地质、水文、水工布置和施工各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水平。

3)通过实地勘察研究,对许多大型水电工程的站址、坝址、坝型和枢纽布置的选择确定,起到有力的技术指导作用。如雅砻江的二滩水电站(双曲薄拱坝,坝高240米,装机330万千瓦)、澜沧江的漫湾水电站(重力坝,坝高132米,装机150万千瓦)、小湾水电站(双曲薄拱坝,坝高290米,装机320万千瓦)、红水河龙滩水电站(重力坝,坝高216.5米,装机500万千瓦)以及长江三峡三斗坪坝址的最后选定。

创造性地解决了水电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

1)通过多个水电工程(如狮子滩、三门峡、刘家峡、盐锅峡、映秀湾等)的具体施工,李鹗鼎作为技术领导的总工程师,对建好建成这些工程作出了直接贡献,并在水电技术方面有所创新。如国内首先走向机械化施工的狮子滩水电工程为以后水电工程的施工作出了样板,并以深混凝土截水墙和深孔灌浆新技术解决了大坝左岸稳定和防渗问题,盐锅峡工程采用草土围堰和立堵截流,创造了在一个枯水季内快速施工的新纪录;国内建造的高达147米的刘家峡重力坝首次采用先进的骨料制作筛分系统和混凝土拌和浇筑系统,并对坝基顺河断层予以特殊处理,以及下游围堰,以先堆渣后灌浆的方式达到了快速施工的目的;在映秀湾大坝深覆盖夹细砂层的河床基础处理方面采用上游做混凝土截水墙,下游做连续开口沉箱的方法,可靠地解决了基础的细砂层液化和防渗问题,开创以连续开口沉箱解决基础处理问题的先例。

2)多年来在复杂的大坝基础处理技术方面,李鹗鼎有丰富的实际经验,经他审核的处理方案,解决了国际大坝权威公认为十分困难的技术关键:第一是高达178米的龙羊峡拱坝左坝有复杂的断层软弱带的基础处理的设计;第二是岩溶十分发育的高达165米的乌江渡大坝的基础防渗漏设计,均获得圆满成功使我国在这领域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创始、引进、推广重大技术革新,对加快水电

建设和体制改革作出重大贡献

120世纪70年代初积极指导,并负责审定凤滩空腹重力拱坝的坝内厂房方案,建成世界最高的空腹拱坝(坝高112米)。

270年代初为解决长隧洞的开挖问题,首次提出采用掘进机的新技术,并组织制造我国第一台隧洞掘进机(直径5.3 米,东西洱河一级采用)。

370年代末,在丰满水电站增建泄水洞工程中,开挖隧洞进口,采用大规模水下爆破方案,曾负责设计审查,并亲自主持现场爆破,取得成功(岩塞厚15米,直径11米,水深20米,炸药4075千克,炸落石方3794立方米)。

41975年自加拿大考察回国后,首次在白山地下厂房用喷锚支护代替混凝土衬砌,为以后推广使用,开拓了道路。

5)负责审定二滩大坝(高240米)采用双曲拱坝坝型,并妥善解决深窄峡谷大流量的高拱坝泄洪消能问题。

680年代初,首先提出推广使用碾压混凝土坝和面板堆石坝,并给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使这两种新坝型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不断创新提高,目前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780年代中期,作为电力部的技术领导,亲自担任特别咨询团团长,与著名外国专家一道进行技术把关,指导我国第一个世界银行贷款工程(鲁布革水电工程)的建成。在施工管理方面,首次采用招标承包制和监理工程师制,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水电建设和其他建筑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了好经验。同时引进国外隧洞开挖与衬砌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促进了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组织调研、指导学术活动和提出建议取得显著成效

11980年起,鉴于我国大坝数量多,有的年代已久,而大坝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大力促进组建了全国水电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制定大坝安全条例,对保障水电大坝的安全和发展、提高我国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作出贡献。

21986 年率先调查研究开发中型水电站的关键问题,1989年直接参与并指导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向国务院提出加快中型水电站建设的建议,在20世纪末10年内,建成1000 万千瓦中型水电站。此建议为政府部门采纳,并已逐步实施。

315年来担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组建了二十几个专业委员会,多次在国内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并组团出国考察,对国内和国际间水电工程先进技术经验的交流与推广起到很好的作用。

480年代,出席历次国际大坝会议,曾当选为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1981—1984年),90年代担任中国大坝委员会名誉主席,在国际会议上做有关中国水电筑坝技术等报告,在国际上有较高声誉。

(陈宗樑)

简 历

1918315日 生于北京,祖籍天津。

1936—1940年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学习。

1940—1941年云南螳螂川水力发电工程处工程员。

1941—1942年云南腾冲叠水河水力发电工程处助理工程师。

1942—1943年云南昆明清华大学水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1943—1946年留学英国实习水力发电工程。

1946—1950年四川长寿龙溪河上清渊硐水力发电工程处工程师、工务课长。

1950—1952年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勘测总队总队长,勘测处副处长、工程师。

1952—1956年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勘测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其中

1954—1956年兼四川长寿狮子滩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

1954—1956年电力工业部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一等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者。

1956—1957年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

1957—1963年黄河刘家峡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

1963—1969年水利电力部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其中1965—1966年兼四川岷江映秀湾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

1963—1968年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1968年后为名誉理事。

1969—1971年水利电力部青铜峡五七干校。

1971—1973年水利电力部贵州猫跳河水电工程局技术负责人。

1973—1979年水利电力部基建司,总工程师、副司长。

1979—1982年电力工业部副部长。

1979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1979年第二届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

1980—198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后为名誉理事。

1981—1984年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

1981—198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1982—1988年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

1985—2000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2000 年后为名誉理事长。

1988—1993年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能源部咨询。

1993—1998年电力工业部咨询。

1995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6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20011230日在北京逝世。

主 要 论 著

1 李鹗鼎. 狮子水电站的第一个枯水工程. 水力发电,19555.

2 李鹗鼎. 牵河初步水电站建设工程. 水力发电,19579.

3 李鹗鼎. 大力加强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工作. 水力发电,19885.

4 李鹗鼎. 水电工程施工杂记. 中国电力发电史料,19891.

5 李鹗鼎. 三峡枢纽重规桥选点尽快兴建//国务院三峡论证发言. 1990-7.

6 李鹗鼎. 关于积极扶持建设中型水电站的建议. 水力发电学报,19891.

发表文章

最近发表文章